翻盖手机越来越少见,主要是这种经典的手机造型设计在当下显得比较尴尬,原因放在后面说,我们先来看一下市面上现有的翻盖手机类别。
翻盖功能机:价格低廉,但做工粗糙,一般都是小厂生产的,质量没有保障。直屏翻盖智能机:如三星W2019及之前的W系列机型,还有大器系列机型,这类机型的屏幕小、机身厚、价格高。折叠屏翻盖智能机:如摩托罗拉Razt 5G、三星Galaxy Z Flip 5G这类手机的屏幕够大,但折痕明显,而且价格很高。抛开质量不稳定的翻盖功能机,直屏和折叠屏翻盖智能手机,最大的问题就是贵,手机贵,维修也贵,动辄一万多到两万左右,一般消费者根本接受不了,而且折叠屏的质量稳定性不如直屏,损坏以后的维修费用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。
既然说到了“贵”,那这些折叠屏的智能手机究竟贵在哪里呢?
现在的智能手机,多会采用“方案整合”的方式进行“装机再优化”,说白了,就是采购供应商的屏幕、闪存、内存、芯片、摄像头等配件,再进行机身内外的设计,把这些东西组合到一起,写入自家的系统UI,再进行调试和优化,一部手机就诞生了。
单拿屏幕供应商来说,三星、LG、京东方等等这些屏幕供应商,制造生产屏幕的生产线是有限的,同款屏幕可能会用在多款机型上,而翻盖手机使用的屏幕,跟绝大多数直板智能机不同,所以屏幕供应商给折叠屏智能机生产屏幕,需要单独搭建生产线,这部分费用就要均摊在手机的成本上,最后由消费者买单。
至于折叠屏的翻盖智能机,屏幕的成本就更高了,屏幕的原材料和技术方面更费钱,而且良品率也不如直屏高,可以说现在的折叠屏并不成熟,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属于“科技尝鲜”的范畴,成本必然会高一些,对于普通用户来说,这类折叠屏手机就显得很不实用了,这也是影响其销量的主要原因。
生产线建成以后,生产一千块儿屏幕跟生产一万块儿屏幕,对于屏幕的成本来说是不同的,因为生产线是固定的,而且这部分成本会均摊在每一块屏幕上,翻盖智能手机的销量本身就不高,均摊在每一部手机上以后,成本可想而知。
翻盖智能手机的价格和屏幕更换费用,是影响其市场表现的主要原因,举个例子,假设现在的翻盖智能手机比同配置的直板手机还便宜,其销量会如何呢?
所以现在不是不出翻盖手机了,而是做出来也没什么市场,实用性和性价比跟直板智能手机没法比,现在用户对手机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化,愿意为情怀买单的人毕竟是少数,除非翻盖智能手机的价格能够亲民一些,不然厂商做翻盖智能手机的意义不大,这也是现在厂商不愿意生产翻盖智能机的主要原因。